放療在直腸癌治療中的地位
癌癥治療的三大模式——手術、放療、化學藥物治療,直腸癌作為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放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、診療手段的進步,及早地發現腫瘤,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。
早期直腸癌多有排便習慣的改變,外科醫生可通過肛診及結直腸鏡明確診斷,對于這部分患者可首選手術治療,而年老體弱、合并慢性基礎疾病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則可直接行放療。對于局部晚期患者經過MDT(多學科診療模式)后,為其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。隨著放療技術的日新月異,放療技術已經從普通放療、三維放療發展到調強放療,以及現在的尖端放療技術—質子重離子放療。對于局部分期較晚的中低位直腸癌,可選擇術前同步放化療后再手術。術前放療可縮小腫瘤、降低分期,減少術中出血及手術種植的發生,提高保肛率。術后放療,則是根據術中所見及術后的病理分期決定。對于局部晚期,腫瘤已侵犯深肌層、切緣陽性、淋巴結癌轉移等,術后必須行輔助性放療。對于復發、無法手術的直腸癌患者,姑息性放療未嘗不是一種選擇。
我院放療技術起步早、技術成熟,腹盆腔放療組在直腸癌放療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目前運用的調強放療在給予腫瘤最大劑量的同時,能盡可能地減少正常組織的受量,提高了腫瘤的局控率及遠期生存率,尤其是MDT(多學科診療模式)積極開展,使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得到了個體化、規范化的綜合診療。
(放療一科 賴小云)